策略平台
阎望月正在向记者介绍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内的老物件。杨润德 韩暖晴 摄
本报实习记者 韩潇 通讯员 杨润德 韩暖晴
古村生活记忆馆是“乡村传统和现实最原始、最朴素、最根本的活动反映”的真实记录,传递着乡村和乡民的“记忆”。
11月18日,记者来到太原市晋源区西寨村,这里坐落着一座明代关帝庙。推开大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“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”的牌匾。在这里,西寨村村民的生活百态跃然眼前。
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的主人叫阎望月,正是他的坚持,让西寨村的历史得以留存。2013年,西寨村整村改造,阎望月怀着对即将逝去的旧村、旧街、旧房的强烈不舍和眷恋,拿起相机,走街串巷,把街巷、宅院、古迹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《西寨记忆》画册。
整村改造过程中,许多传承了几代的老物件面临着被丢弃的命运。阎望月看在眼里、急在心上,全天守在工地,把这些老物件“抢救”回来。就这样,一件件承载着“西寨记忆”的老物件,被阎望月整理在一起,建成了这座生活记忆馆。
西寨古村生活记忆馆共有4个展览室,分别为农耕文化、民俗文化、红色记忆、历史记忆。记者每推开一扇门,扑面而来的都是浓浓的岁月感。大到马车、小到顶针,每个展室分门别类、摆置有序地陈列着数以万计的生活生产物件。其中,镇馆之宝是一辆全木质独轮车。
此外,墙面上绘制着村里的历史文化名人、各时期庙宇、民居、百姓衣食住行及农耕生产用具等相关历史图片。
“这苇子全身都是宝。”阎望月向记者展示着大大小小、不同用途的芦苇席,有的用来铺炕,有的用来围裹粮食,有的用来苫盖瓮缸,有的用于铺装屋顶。
据了解,芦苇席是西寨村的特产。西寨村地处汾河岸边,是芦苇的绝佳生长地。村里曾有千亩芦苇地,一眼望不到边,每到芦苇收割季节,家家户户都可见到编苇席的身影,村民们编制的芦苇席平整、结实又漂亮。
根据 2024 年 11 月修订的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,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 2 天,其中春节、劳动节各增加 1 天。查看详情
“或许有些人觉得这些就是陈旧没用的垃圾策略平台,但在我看来,这些老物件承载的都是历史和记忆。”看着一件件老物件,阎望月深深地感慨,“我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这个展馆清楚地回望历史,知道我们是从哪里一步步走过来的,从乡村传统文化的根脉里汲取力量。”
老物件芦苇席西寨村记忆阎望月发布于:山西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